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科技要闻
走在前 挑大梁·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丨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在这里投入商用
文章来源:威海日报发布时间:2025-08-05点击次数:

7月24日上午10点,华能石岛湾核电站内,车辆来往、塔吊挥臂,上万名建设者穿梭忙碌,一曲“建设交响曲”渐入高潮。这片“沸腾”的工地上,正孕育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为生产生活注入澎湃动能的“硬核”产品——电力。

平日里再熟悉不过的电,也能“了不起”?答案是肯定的。作为我国首个同时应用自主三代、四代先进核电技术的大型核电基地,华能石岛湾核电基地规划了1座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和4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其中,压水堆采用的“华龙一号”核电技术,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未来,从这里输出的每一度电,都将打上“安全可靠、技术领先、绿色低碳”的鲜明印记。

眼下,这一目标,正化作工地上一场分秒必争的攻坚战。

进入核心施工区,1号机组的“钢铁骨架”逐渐显露真容。自去年7月28日核岛浇筑第一罐混凝土算起,1号机组已经进入了土建施工的高峰期。密布的脚手架“森林”中,褐色的钢结构内衬格外显眼——整个钢内衬高59米,直径45米,整体重量上千吨。未来的反应堆,就将在这个巨大的“金属内胆”中安然运行。

庞然大物,如何“拼装”?秘诀在于“搭积木”。“我们将整个工程拆解为多个模块进行操作,地面预制完成后,再一层层地精准‘组对’。”华能石岛湾核电开发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主任蒋叔强介绍,“化零为整”的施工工艺,一方面可以实现施工与预制的同步推进,另一方面地面上完成模块制造,更能严控工程质量,为安全加上一道锁。

越是“大块头”,越要“绣花功”。“搭积木”本就是个技术活,而“安全发电”的使命,更让精度近乎苛刻。“每个模块安装对口精度要控制在1.5毫米以内。”蒋叔强强调,从起吊到精准就位、摘钩,怎么着也得用上四五个小时。

大暑时节,正是最热的时候,施工作业面上的温度将近40摄氏度。出于安全规定,这里的1万余名员工依然要身着密实的防护工装。每一道被汗水浸透的衣背,都在无声诉说着“好产品”的分量。

艰辛的汗水,正转化为清洁的产品底气。相比火电,核能发电全程实现“零碳排放”。蒋叔强现场算了一笔账:四台机组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达35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760万吨,减少标煤消耗1150万吨——这个发电量,可满足1700万户三口之家一年使用;节省的煤炭,能装满近20万节火车车厢。

就在扩建项目东侧,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已经投入商用,这也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高温气冷堆具有固有安全性好、发电效率高、环境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等特点。”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运行部副主任仝礼允介绍,这台运转的机组,将在核能制氢、热电联产及高温工艺热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商业化应用前景。

核能综合利用,已悄然化为千家万户的融融暖意。2024年3月,来自高温气冷堆的热能,已成功接入荣成市宁津街道供热管网,为19万平方米区域、1800余户居民送去了舒适的“零碳”供暖。“好产品”的温度,实实在在传递到百姓家。

是清洁电力的源泉,更是撬动产业链升级的强大支点。依托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石岛湾扩建一期工程等重大项目,我市着力培育招引核电重型设备、仪器仪表、关键零部件等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前沿核电技术创新基地和核能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推动核电项目、核电装备、核能利用高效联动、协调发展。“目前,全市已招引优质配套企业12家,吸引40家本地企业加入核电辅导企业培育名录。”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按照计划,华能石岛湾核电基地将于“十五五”期间建成并全部投产,届时,年供热能力将覆盖3650万平方米。当全部机组轰鸣响起,它输出的“好产品”不仅是股股清洁电流,更是惠及千家的融融暖意,以及产业链条上延伸的勃勃生机。


【记者手记:好产品“链”出好品牌】

石岛湾核电基地的“建设交响曲”里,正悄然完成一场关于“好产品”价值认知的跃迁。这里锻造的终极“产品”——澎湃而无声的清洁电流,正“无形”刷新着市场对于“好产品”的认知。

这份“好”的底气,源于多重价值的坚实共振。该基地不仅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好技术”,更以毫米级精度的严谨施工、万名建设者的坚守,以及惠及1800余户居民的核能供暖,共同孕育“技术硬核、工程可靠、民生有感”的产品特征,从而铸就了城市级“好产品”的金字招牌。

“绿电”作为“好产品”的标杆意义,早已超越单纯的能源供给范畴。随着一批本地企业的加入,我市正加快推动核电装备产业链发展,着力打造核能产业集群。稳定的清洁能源,正成为我市吸引高端产业、布局未来赛道的“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