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工作动态
平台动态 | “N”平台之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获评山东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文章来源: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布时间:2025-07-30点击次数:

近期,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表扬2024年度山东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的通报》,对全省50个单位予以通报表扬,“1+4+N”创新平台体系内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获评2024年度山东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近年来,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遵循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发展战略,结合山东省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和威海市与文登区重点产业布局,坚持“项目落地”主体不动摇,以“仿生健康和绿色农业”为两翼,以“培训服务”为基地,构建“一体两翼一基地”创新发展新格局,持续厚植仿生领域的核心优势,深度联动吉大力量与校友资源,始终锚定区域发展需求,聚焦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地方支柱产业深耕细作,同时前瞻布局新能源、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赛道,积极推进仿生产业先行示范区建设。

【深化校地合作 搭建高端育才平台】

2019年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挂牌成立,成为任露泉院士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院士工作站。共建立13个仿生研发中心,获批山东省重点共建人才载体平台、山东省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山东省外国专家驿站南海分站、山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威海市仿生技术重点实验室等17个省市级人才、创新平台。率先加入威海市“1+4+N”创新平台体系,共同参与威海先进医用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山东省实验室、山东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共同体、山东省高技术船舶通风冷却装备节能降噪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同时,获批建立“科创筑梦、助力双减”国家级试点单位、山东省科普专家工作室、威海市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吉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吉林大学本科生实践教学基地、威海市中小学生研学基地,获得国家“科创筑梦、助力双减”威海市优秀试点单位,威海“科普研学游”优秀基地称号。

【完善引育体系 强化人才梯队建设】

集聚高端人才。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依托各类平台及活动集聚高端人才,截至2024年底,共引进3位国际院士、17位国家级人才,培育出泰山系列等省级人才3人、威海英才等市级人才10人,其中任露泉院士荣获威海市人才最高奖“人才兴威突出贡献奖”;累计承办400人以上规模学术大会3场,累计邀请54位国内外院士、140余位国家级人才参会。储备青年人才。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充分发挥吉林大学人才资源优势,建设本硕博、博士后青年人才实习实践体系,全职培养博士后13人,联合培养硕博研究生400余人,接收本科生实习200余人;联合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北京交通大学(威海)等高校,累计组织近300名本科生走进威海企业,开展实习教学活动;依托吉林大学培训学院威海分院,从省外引进培训学员约440人;建成国家级仿生科普研学基地,累计接待服务4万余人;牵头成立了吉林大学威海校友会,累计为威海引进吉林大学毕业生48人。

【围绕产业布局 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为产业升级注入科技动能。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牵头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33项,其中包括联合威高集团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威海市“揭榜挂帅”项目2项,项目总经费达2416.5万元;发表Nature Communication等国际高水平论文70余篇,申请专利53项,授权发明专利34项,斩获国际发明奖2项、国内发明奖2项,其中“基于大数据的步态智能监测分析系统构建与应用探索”项目入选工信部先进计算赋能新质生产力应用案例。推动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成立吉林大学威海技术转移中心,累计探索27个项目的产业化路径,其中玉米全价值仿生收获技术与智能装备、水性无机多功能隧道漆等10个项目已落地,“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一体化技术”获得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基金投资,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关键跨越。走访威海市300余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对接,为明池玻璃、科博乐汽车、鸣川汽车、山东海之宝等51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累计承接横向课题经费805.4万元,累计新增产值超12亿元。


(来源:文登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