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产业链,是威海重点打造的十条优势产业链之一,链上聚集着三角、浦林成山等多个头部轮胎企业,以及贝卡尔特、润通橡胶等配套企业,每年,有6大类5000多个品种、超5000万条轮胎从威海流向世界。然而,随着产业链不断向新提质,不少链上企业都面临着新旧动能深度转换这一大考。
在三角(威海)华盛轮胎有限公司一个车间,生产副区长张永山正在检验车间里的一道挤压工序,此前,这道工序因为张力不稳定经常造成产品变形或打折,每个班次能产生三吨左右的返回胶。
三角(威海)华盛轮胎有限公司生产副区长张永山表示,前前后后两个月,不断地调整,参数的改进,工艺的提升才把它成型了。通过改造以后,这种返回胶已经没有了。
在这个车间,像这样的改造平均每年有24处。张永山向记者介绍,20多年前,车间里这条全进口设备的产线,是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子午胎生产线,可生产13寸到24寸间的多个型号,其先进程度甚至让他们这样的专业技能人员无从下手。
张永山说,对进口设备好奇,确实是感觉到无从下手。
20多年的学习摸索,大家早已熟悉了这条产线的“脾气秉性”,与此同时,车间外的中国制造业突飞猛进,三角轮胎也陆续在临港区、南海新区建设了智能化、自动化产线。这条“高龄”产线该如何跟上时代步伐?答案就是改造!发挥人才作用对设备进行技改。
张永山表示,围绕着提升产品质量、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来做的一些改进,累计申请专利能达到13项。
据统计,这些技改项目累计为企业降本增效700多万元,成为向新、向绿、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技术升级让老设备焕发新活力,新业态、新模式的开辟,则让链上企业拥有更大驱动力。智安达轮胎服务有限公司是浦林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的子公司,眼下,企业正在面临一场考验。
前两天,智安达轮胎服务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隋永波收到了这样一条来自青岛司机的反馈视频。通过搭载TPMS系统,司机包括智安达轮胎管理平台都能收到轮胎的实时监测数据。
浦林成山智安达轮胎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隋永波表示,他们轮胎的所有数据采集的平台,这些都是轮胎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
隋永波告诉记者,轮胎租赁服务是浦林成山的新业务板块,在行业内起步较早。相较于传统的轮胎生产、销售,这个板块是制造业和服务业两业融合的新发展模式,不仅可以将单条轮胎的使用里程提高20%、增加安全性,还可将利润率提高30%,是公司新动能的重要引擎。到目前,智安达轮胎的全国服务网点已经超过4000个,分布在沿海地区十几个省。
隋永波表示,服务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大的客户,终端客户,像类似于大的物流,还有快递这样的,他们对我们的这种服务非常认可。
今年,智安达的目标是利用绿色化、智能化将服务轮位由15万个增加至18万个,企业整体利润增加20%。这在当下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实属不易。
隋永波认为,如何去创新,如何去服务好客户,如何把数据利用起来,这些都是每一天要去做,每时要去考虑的东西。
记者手记:2024年,我市轮胎产业链实现营业收入235亿元,那下一个增长的“出口”从哪儿来?新旧动能深度转换是一条关键途径,但这也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从这两家企业,我们看到了行业对技术、对人才的重视,对新业态、新模式的开辟,这种向上、向新的求索正在不断蔓延,从而拉动整条轮胎产业链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