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媒体聚焦
威海日报:年终盘点·“1+4+N”创新平台寻“新”记①|竞合发展 撬动平台向“新”力
文章来源: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布时间:2025-02-06点击次数:

编者按:从重大技术的攻关突破到未来产业的添翼蓄能,从成果转化的高效推进到规模应用的广泛实践,从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到创新生态的不断优化,去年以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力“全链条”创新,点燃并加速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引擎。即日起,推出“1+4+N”创新平台寻“新”记系列报道,全面呈现“1+4+N”创新平台澎湃的向“新”力。

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以绩效评价为牵引

撬动创新平台在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中担纲承梁

2024年,“1+4+N”创新平台体系捷报频传,多项重大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多个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实现行业领先的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全年新承担实施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15项、省重点创新项目21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项目36项,获批国家级、省级资金4650万元。

更高——激光通信先进技术研究院研发的小型化、高通信速率卫星激光通信终端成功搭乘“威海壹号”进入太空,开启激光通信在海洋遥感领域应用先河;蓝湾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建成国内首个激光/微波卫星综合地面站并投入使用;

更强——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仿生拉压体人形机器人设计制造理论与关键技术”等3个项目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大数据的步态智能监测分析系统构建与应用探索”项目成功入选工信部“先进计算赋能新质生产力典型应用案例”,实现我市该领域“零”的突破;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山大威海工业技术研究院等3家平台牵头或参与的4个项目成功斩获全省科技进步奖;

更优——激光与光电子研究院等3家平台在核动未来科技示范工程中承担多项关键任务取得显著进展;工信部威海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联合高区管委申报项目入选工信部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典型案例......

回首这一年,市产研院统筹引领“1+4+N”创新平台体系面向发展重大需求,聚合创新平台及其背后举办单位高端创新资源与人才富矿,在重大科技项目承担实施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步履铿锵、担纲承梁,刻印下一个个坚实闪亮的足迹。而探寻这背后龙头牵引的“密码”,市产研院紧紧抓在手中的绩效评价“指挥棒”可谓是关键之一。

“奖优汰劣、竞合发展”,遵循着这样的理念和原则,市产研院每年初都与各平台一对一签订任务书,年中调度,年底评价。在这份犹如“作战蓝图”的 “任务清单”之上,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引育、企业孵化等核心指标清晰在列,成为衡量平台表现优劣的“硬杠杠”。而这其中,更好引导创新平台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产业重大需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始终作为首项任务被醒目标注,精准撬动各平台聚焦聚力、不断塑强和展现其创新的策源力、引领力、支撑力。

在这一绩效评价机制的催化下,体系内的一个个“创新单元”仿若被注入无限活力的“能量源”,释放出强大的创新势能——

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联合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等单位组建“攻坚联盟”,向“高端客滚船高效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发起冲锋,成功攻克智能能源管控技术难关,实现高附加值船舶设计与建造自主化重大突破。新系统船舶优势尽显,相比传统动力船舶,港内纯电驱动,燃油消耗锐减 11.34%,温室气体排放降低9.39%,运营成本大幅降低,经济效益飙升。山东首艘油气混动高端客滚船Finnlines顺利交付,助力招商金陵威海船厂昂首挺进全球细分市场首位。

生命科学赛道同样燃起希望之火。天智创新技术研究院紧跟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天智研究院院长孙立宁研发轨迹,将一体化CAR-T细胞制备平台项目落地威海,孵化企业哈迈科,集结专业科研团队扎根深耕,细胞分选设备成效卓著,打破国外垄断,达到国际竞品同等水平,计划2025年融资2000万元加速产业化落地,助推威海生命科学产业弯道超车。

空天信息领域,激光通信研究院瞄准“新基建”对激光通信的需求,加速研制星间低速系列、星间组网中低速系列、星间组网高速系列等激光通信载荷,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星间激光通信研发及成果转化平台,为我市在商业航天、城市环境、海洋监测等领域向高而攀夯基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