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以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为方向,推动企业装备制造由低档向高档、由数字化向智能化、由单机向制造单元和成套系统转变。2023年,集群规模以上企业达355家,实现营业收入740.83亿元,同比增长18.4%。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家、省级“瞪羚”企业28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7家;1家企业列入国家智能工厂揭榜单位,4家企业列入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39家企业列入山东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5家企业列入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共有各类创新平台110余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12家。
集群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产业链包括船舶及海工装备、专用汽车、电机、轮胎。船舶及海工装备领域,威海是全国重要的船舶、游艇生产基地,形成了皂埠湾、俚岛湾、石岛湾三大造船聚集区,在客滚船、重吊船、远洋渔船等方面品牌优势突出、技术先进,高端客滚船份额世界第一,大型远洋渔船设计建造能力及交付数量居国内首位,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汽车领域,威海是全国最大的房车产业集聚区,出口量占全国的80%以上;威海也是全球品种最全的空港地面设备生产基地,可为一架飞机配齐所有地面设备,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电机领域,威海是北方地区最大的电机制造基地,拥有华力电机、奥文电机2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荣成市被评为山东省“新能源汽车电机生产基地”和“电机出口基地”。轮胎领域,拥有高性能乘用车轮胎、巨型工程机械轮胎、特种胎等6大类5000多个品种产品,涵盖乘用、商用等多个领域,年产各型轮胎5000多万条,轮胎子午化率达到90%以上,远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重点企业、产品】
(一)重点企业
三角集团、成山集团、天润工业、万丰镁业、广泰空港、马夸特电动开关、怡和设备、昊安金科、黄海造船、招商工业威海船厂、海富光子、威达机械、华力电机、克莱特风机、双轮股份、百圣源集团、新北洋正棋、威力工具、潍柴新能源商用车等。
(二)重点产品
1.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品:专用车、改装车、乘用车、轻卡、微卡载货车、各类子午胎、曲轴、连杆、轮毂、刹车片等。
2.船舶及海工装备产品:大型客滚船、集装箱船、汽车运输船、化学品船、远洋渔船,海洋仪器仪表、海洋机器人、海洋配套与特种装备等。
3.电机产品、智能自动化装备:大型数控机床、泵类、压力容器、成套印刷设备、电机、风机、手动工具,大型数控装备、航空地面设备、自动化选矿设备、智能医疗设备等。
【科技支撑及服务保障】
(一)创新平台
国家浅海海上综合试验场、哈工大创新创业园、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威海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轮胎设计与制造国家工艺工程实验室、国家空港地面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曲轴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山东省船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泵节能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曲轴/连杆工程实验室等省级平台,争创国家曲轴/连杆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平台。
(二)园区载体
经区海工装备产业园、广安智造产业园、海工装配产业园,高区电子信息产业园,远遥浅海科技湾区,荣成市歌尔电子信息产业园和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园、龙眼港及周边片区,文登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乳山市港口海工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