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1+4+N”创新平台体系“N”平台之一的威海蓝湾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孵化企业智真海洋科技(威海)有限公司,顺利完成两套船舶水下清洗机器人的设备维护,将产品发往新加坡正式交付客户使用。随后的8套船底清洗机器人,也已进入海上试验阶段,年底前将全部发货。
产品销量稳定,是因为它解决了行业痛点。远洋船舶长时间海水浸泡,水下部分的船体表面会“长满”藤壶、贝类、藻类等附着物,不仅增加阻力,降低船速,增加燃油消耗,甚至可能导致船体腐蚀,减少船舶使用寿命。传统上,清理船体附着物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通常需要将船舶拖入船坞,然后使用刷子或高压水枪进行清洁。这种方法不仅耗费人力和时间,还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而船舶水下清洗机器人可以在海水中对挂上海藻、垃圾,甚至长出牡蛎的船舶进行毛刷清洗,取代了传统的陆上高压淡水清洗、潜水员下潜清洗等方式,清洗效率高达每小时2000平米,且节约了成本。
看着订单持续稳定增加,智真海洋科技(威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锦亮深有感触地说,庆幸5年前一群有技术、有冲劲的哈尔滨工业大学“90后”博士和硕士,加入蓝湾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他们凭借团队在全球水下自主机器人竞赛中连续两年夺冠的技术优势和研发经验,成立公司,主攻水下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
在蓝湾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试验场地、人才保障、资源嫁接、政策传导等全方位、多层次助力下,智真团队全力开拓市场,当年就拿下了一笔6台船舶水下清洗机器人的订单。随着企业的发展,现有实验场地已经满足不了需求,蓝湾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及时对接远遥浅海科技湾区,专门为智真科技协调出一个海上试验场地,产品研发周期因此缩短一半以上。“坐船20分钟就能到,如果需要,我们一天可以搞多次试验。”韩锦亮说。
短短几年,智真科技“如鱼得水”,水下机器人产品由单个订单发展到了批量订单,企业规模也从原来的不到10人扩大至60余人。2021年,智真科技实现了“小升规”,2023年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远销国外。通过高效、低成本、环保的自动清洗机器人,智真科技帮助船舶企业不断提升船体清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解决船舶清洗的行业难点,更好助力我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