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发出高抗污纳米筛分膜、通用膜面改性等行业尖端技术、掌握十余种专利技术并持续增长、智能化管理平台、灵活的商业模式、客户遍布钢铁、电力、轮胎、石油化工等行业……翻开山东凤鸣桓宇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凤鸣桓宇”)的“记事簿”,一系列闪光成绩昭示着这家成立不到两年的公司,正以飞速发展的姿态成为油品净化领域内的领军企业。
企业“乘风破浪”的背后,离不开“掌舵人”——山东凤鸣桓宇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通的“慧眼识珠”和锐意进取。
故事要从2019年说起。彼时,“下海”创业的张通刚刚踏入油品净化领域,虽是初次涉猎该领域,但张通却敏锐的“嗅”到了商机。“由于离心式或滤芯式净油设备存在产生耗材和危险废物的弊端,我就想,能不能做出一款可以把废油直接净化成好油,但又安全环保、耗材更少的产品。”独具慧眼的张通,很快就将想法付诸到行动中。一方面,加速组建自己的核心研发团队,同时与“1+4+N”创新平台体系“N”平台之一天智创新技术研究院建立合作,并在其支持下,于2021年注册成立山东凤鸣桓宇环保有限公司,正式成为天智创新技术研究院的孵化企业。同年,凭借企业自主研发的高抗污纳米筛分膜、通用膜面改性等技术,凤鸣桓宇在行业内率先推出全新体系的多用途纳米筛分净化设备。“这套设备主要利用纳米膜净化油品,耗材低且净化后的油品可以直接二次利用。”张通用数据直观的展现了该设备的先进与不同——废油经过该设备净化后,清洁度最高可达NAS 3级,市面常见的废油净化产品基本只能达到NAS 8级;并且,经过测算,利用该设备每“再生”1吨废油还能实现2.7吨的碳减排。
“硬核”技术带来的王牌产品,铸就了凤鸣桓宇积极拓展市场的底气。但在实际推进中,张通却发现了一个“问题”:由于设备造价不低,部分企业虽有意向却受制于资金,并且对设备性能存疑。面对市场现状,张通没有放弃,而是根据客户所需,大胆探索出了一套全新的销售模式——从单纯的“卖设备”进化成“卖服务”。
“客户担心产品不好用,那就先让他们用;客户不想全款买断,那就改成由我们提供设备和人员,再按产量收取服务费。”张通解释,这套模式下,客户不仅可以在看到净化后的成品后再付款,也不再需要一次性付清设备款项,而是根据新油价格的30%到40%收取服务费,并且可以按月度结算。此举既免去了企业对设备性能的顾虑也减少了企业的一次性大额支出,对客户企业来说几乎是“零风险”。
风险,其实并没有消失,而是“转接”到了凤鸣桓宇。对此,也有人质疑过:“万一有企业‘白嫖’怎么办?”张通却笑了笑,他说,做生意讲的是诚信,他选择真诚以待也愿意相信每一个合作伙伴。
大胆的销售模式、真诚的生意态度和过硬的产品技术,让张通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凤鸣桓宇的市场版图也越做越大。目前,企业已与鞍钢集团、山钢集团、玲珑轮胎、中材锂膜等行业知名企业达成合作,预计年底前轮胎油品净化市场占有率达到60%。
“舒适区”从来都不是张通的选择。尽管企业已经步入正轨并飞速发展,但张通却“闲不下来”地“鼓捣”起了新东西——在威海天智创新技术研究院信息化团队的支持和帮助下,凤鸣桓宇进行了智能化改造,研发出5G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设备工作量、油品净化率、运行情况等重要指标的实时监控,不仅能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维修,还将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一条龙”服务。
眼下,张通又再次将眼光投向了营销模式。“我们探索建立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即以合同模式与投资方共同参与项目运营,再根据实际产量按比例收取服务费。现在已经有3家企业试用了该模式,反响不错。”张通说,后续,他们还将借助相关行业展会、外出招商等机会,全力推广产品,努力达成更多合作,争取在今年实现企业年营收过5千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