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底,在哈理工威海研究院科研团队负责人赵金涛“牵线”下,哈理工荣成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王晨晓与康派斯房车达成就业意向。这是近一个月以来,赵金涛第三次为应届毕业生和房车企业“搭桥”。
房车产业创新创造活力迸发,人才必不可少。为了让更多应届毕业生留威,赵金涛化身企业“特派员”,借助哈理工与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引导更多专业研究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践,目前已有联合培养的13名研究生加入我市歌尔电子、威力工具、鸣川汽车、拜罗智能等6家企业,有效拓宽了企业引人留人渠道。
为了更加系统的培养企业所需的高技术人才,赵金涛立足企业实际需求,创新课程案例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技术创新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也提前在学生心中“种草”。赵金涛介绍,目前全市房车企业三分之一的研发人员是由哈理工威海研究院和哈理工荣成学院输送的。
从输送专业人才到助力房车产业升级,赵金涛一直走在最前端。在哈理工威海研究院推动下,学校分别与康派斯房车、名骏房车等13家企业探索共建了“校地协同创新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企业一系列的技术需求都会变成科研课题,通过协同攻关及时形成解决方案,快速实现应用落地。
作为校地协同创新实验室负责人之一,赵金涛又化身“技术保姆”,参与了房车企业的多个“难时”。从定制车型研发到零部件升级改造,无论企业提出大事小事难事烦事,赵金涛团队总是利索地应上一句“好嘛”,转头就开始研发攻克。近两年来,赵金涛团队为全市房车企业拓展出了5个新车型。
前两天,又有好消息传来。赵金涛团队研发的电动伸缩踏步技术有了实质性进展,数字模型设计完毕,正在进行稳定性和强度的分析,已和房车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正式量产后,预计可为房车企业节约成本30%。
在创新实验室,和踏步技术同步实现突破的,还有硬顶房车拓展结构技术。房车内饰多、家具多,需要合理的轻量化,以缩短制动距离,提升安全性能。为实现轻量化,赵金涛团队耗时两个多月,采用新型悬臂梁结构工艺,使得整车重心低、质量轻、空间大,与传统房车相比减重5%,稳定运行比率提升60%。眼下,HQ15型号的拓展房车已经实现批量生产,订单超200辆。
日前,在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推动下,哈理工和康派斯房车正在起草一份合作协议,以人才培养为牵引,推动哈理工优势科教资源与我市企业创新资源精准对接,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育人机制,预计每年可为企业输送最少50名技术过硬的高技能人才,而赵金涛则将化身更多角色,持续助力产研教深度融合,为威海房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再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