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典型、促发展”比学赶超活动中,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寻标对标、开拓发展,引领“1+4+N”创新平台体系从打基础、立框架、成型起势,加快迈向树品牌、扩产出、育生态更高层级。探索实践中,一批创新平台在人才引进培养、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移转化、企业培育孵化等方面亮点频出、卓有成效,成为区域创新发展“威海模式”的生动实践。
高端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中心作为“1+4+N”创新平台体系“4”平台之一,由威高集团牵头,采取“公司+联盟”的模式组建成立,为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建有智能医疗器械、植介入技术、生命支持、新型医用材料和智慧医疗五大研发平台,通过高位谋划、强强联合,先后集聚葛均波、刘昌胜、蹇锡高、于起峰、蒋士成、张英泽等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开展手术机器人、可吸收骨科植入物、先进医用材料及器械、血液灌流材料、放疗定位膜等一批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或引领技术升级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形成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
探索科创飞地 补强产业链创新链高端环节
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代表了国内医疗器械技术尤其是生物医学检验技术、光学技术等医工结合领域最高水平。2020年6月,威高集团与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强强合作,联合成立威高—苏州医工所联合研究中心暨威高(苏州)研究院,实现龙头企业的市场优势与大院大所的研发优势有机融合,基础科研、工程转化及市场应用有机结合。中心重点围绕生物医学检验技术、内窥成像技术和医养健康技术等领域,开展从研发、工程化到产业化的全方位合作,今年3月份,双方合作的第一个成果——国内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重四极杆质谱仪成功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加快产业化。
加强产学研合作 抢摘机器人产业“皇冠上的明珠”
集各项现代高科技手段于一体的手术机器人,向来被称作机器人产业“皇冠上的明珠”,欧美等发达国家占据全球85%以上的市场。为打破国际垄断,高端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威高集团与天津大学强强联合,研制成功国内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并已完成临床试验130多例,预计年底前在国内取证上市,将打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全球垄断地位,使我国手术机器人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填补国内空白,同时每台价格可由3000万元大幅降低到1000多万元,极大节省成本。
强化平台协同 推动关键技术“家门口”解决
内窥镜作为现代医学诊断中的重要医疗器械,是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90%的国内市场由日本和德国企业垄断。为实现内窥镜的国产替代,高端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中心一方面协同威高药业集团宏瑞医学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团队成立联合研究中心,重点突破消化内镜面向临床筛查产品的卡脖子技术,另一方面通过市产研院组织开展的“双走进”活动,与我市“N”平台之一威海激光与光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姚建铨院士团队实现强强联合,于今年6月份签约建设“激光与光学医疗院士专家联合协同实验室”,重点突破围绕泌尿临床术式系列产品的工艺验证技术,在“家门口”一体化推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