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首页轮播
“1+4+N”昂起威海千里海岸“创新链”
发布时间:2021-10-29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主动融入服务全省、全国科技创新大局,“1+4+N”创新平台体系日渐完善,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加速集聚,全市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提升,科技创新总体工作走在全省“第一方阵”。今日起,本报“典型威海”栏目将推出“科技创新的故事”专题,解读“第一方阵”有何“创新密码”,深挖“科技领跑”背后的“威海经验”,为全市平台、载体、企业发展壮大凝聚起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从“贴牌生产”到“威海智造”,从“一台打印机”到“全球打印机产业基地”,从两所高校到与180多家高校院所“深度联姻”,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立志服务威海、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回眸威海34年的“来时路”,某种意义上是坚持向科技创新要答案的奋进历程。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2019年以来,我市坚持“政府统筹、市场导向、多元参与、开放共享”原则,构建“1+4+N”创新平台体系,推进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2020年,中共威海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体会议提出,要打造区域性创新高地,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朝着产业现代化目标不断迈进。“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市将“抓好科技创新”作为全市“高度关注、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贯穿全年强力推动,全市先进制造业推进大会吹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号角……

“1+4+N”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下的“创新威海”步履铿锵稳健。这,是一份有关科技创新的最新答卷——据全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显示,我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居全省第4位,创新环境指数居第2位,创新绩效指数居第4位,创新产出指数居第4位,企业创新指数居第3位……稳居“第一梯队”的背后,是一座城市对科技创新的尊重、渴望与拼搏,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的精准推动,一条创新链正为千里海岸线赋能、鼓劲。

【重塑 “1+4+N”夯实科技创新“基本盘”】

弈棋落子,首重布局。“第一梯队”的背后,首先是系统科学的顶层设计。

和许多城市一样,我市也面临近水楼台的“创新之渴”:创新平台能否握指成拳;创新要素能否加速聚集;科研成果能否跨越“实验室到生产线”这一“断裂带”,真正无缝服务当地产业发展……

如何解渴?威海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用创新办法来解决创新问题。2019年,从顶层设计上开始构建“1+4+N”创新平台体系,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办法,重塑科技创新的基础框架。

“1”意味着“开始”“唯一”。在威海,“1”的实体是全省首家注册成立的“四不像”机构——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郭永怀高等技术研究院),主要发挥统筹引领的创新驱动“引擎”“中枢”作用,让现有平台优质资源聚起来、用起来、活起来。

10月20日上午,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内的“威海黑马独角兽企业加速中心”一期黑马营教室座无虚席,100多家企业中筛出的43名“幸运儿”和几位“旁听生”正认真聆听融资路演课程。

接下来的6个月时间里,这些“硬科技”企业将发起向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加速冲刺。作为创业服务领域首家A股上市公司,“黑马”的入驻为我市“1+4+N”创新平台体系注入了新模式、新活力。

3年来,作为“1”,从“概念”里走下来的“四不像”机构已延伸设立118家创新机构,覆盖七大产业集群和所有区市、开发区;作为“4”,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山东大学威海工业技术研究院、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四大创新平台各显“神通”,直接服务我市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新医药与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作为“N”,任露泉院士领军的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等19家高能级创新平台已经加入了“N”序列。

深秋的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科技创新氛围火热。10月20日下午5时,天凡电源总经理宫大东刚开完这周的技术攻关“碰头会”。当晚,他还要和哈工大(威海)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天凡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孟凡刚再次讨论。

天凡电源是一个直接建在大学里的项目。企业缺研发力量,师生缺市场“质检”,在两年多的充分了解后,双方最终以哈工大主攻研发、天力电源作为主要出资方和制造商的合作模式进行强强联合。如今的天凡电源不仅突破了逆变器技术,推出了6个系列产品,整车电源系统样板也进入尾声,计划年底进行安装调试。

包括天凡电源在内,“4”平台之一的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创造了不少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成功案例。这里建设了以院士和首席科学家为核心的10家产业技术研究院,26家科技型企业从此“腾飞”,打出了哈工大在全国进行校地合作的“威海样板”。

坚持做实“1”强化龙头引领,做强“4”夯实产业支撑,做活“N”激发创新活力,“1+4+N”创新平台体系稳住了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基本盘”。截至目前,整个体系共实施水下焊接机器人及自动化焊接、无动力式膜滤系统等219个重点研发项目,先后引进由21名院士领衔、30多名国家级人才担任核心成员的70多个高端研发团队,孵化了229家高科技企业,整个创新体系形成了100多亿元产值。

【契合:产业链、创新链双向精准链接】

不仅建构起“1+4+N”创新平台体系,我市还主动融入全国全省创新大局,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近年来,我市强化科学用海、科技兴海等五大导向,全域建设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以蓝色创新链“赋能”千里海岸线。目前,全市仅涉海科技创新平台就达296家。

上个月,全国首个“国字号”海洋综合试验场落户威海。在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哈工程智真研发团队在此完成了科技部“海底地震节点智能运载器”深海专项,其研发的机器人能在3000米的海底完成油气勘测任务。

国际海洋科技城的东部板块,曾经的低端鱼粉加工等落后产能区域也崛起了北方唯一的海洋生物科技专业化园区——威海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以下简称海高园)。现在,海高园拥有规上企业92家,高科技企业50多家,省级以上科创平台30家。

走进海高园,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园区正按照“一心一环·三区两带”的空间发展格局,重点推进核心区、产业配套服务区和产业优化发展区三个重点板块开发。核心区内,科创大厦、科研孵化器正加紧建设,目前已与中科院海洋所、水科院黄海所等科研院所共建合作平台,为水下机器人、生物医疗器械等产业项目确定了选址场地。

从规划开始就参与其中的威海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宋伟锋又带来两个好消息:首个进驻海高园的项目刚刚拿到3000万元的风投,项目负责人发展信心满满;海洋生物梦工厂已经形成了从研发到生产、检测的特医食品项目产业链建构。

入驻一年多,武汉理工大学威海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大虎每天都是走路生风的状态。10月20日上午,李大虎刚调研完企业技术攻关,下午还要与青桔单车对接项目合作。李大虎的工作“常态”反映了研究院的主业——招引高质量项目和服务当地企业。目前,研究院已经孵化落地11个公司,注册资金达3.9亿元。

走进研究院,整栋楼几乎见不到科研团队的身影,只有几台无人操控的大数据电脑在运行。这所“无人研究院”的背后,是“科技副总”挂职制。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23个教授“挂职”企业科技副总,100多名硕士博士直接进驻企业“打卡上班”,把科技论文直接写在生产线上,30多个课题直击企业技术痛点。

年底前,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赵维玮将完成浦林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设备的技术改造与升级。浦林成山董事长车宏志表示,经过一年的交流合作,“科技副总”帮助企业攻克了多个科技难题。

不止瞄准产业链搭建创新载体平台,我市还精准“找补”解决重点产业集群缺链断链问题。市科技部门梳理攻关“卡脖子”技术100多项,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其中,三角集团成功研制国内首个通过民航标准检验的航空子午胎,彻底摆脱欧美垄断。

【培育:打造“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创新生态系统】

10月21日下午,阳光洒在位于经开区的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里,这里的一桌一椅都带着“北大印迹”:门牌“一八九八”是北大创立的年份,“五四会议室”的由来是五四运动是在北大孕育发展起来,门牌“二零二零”是北大与威海建立合作的重要节点……

一个平台载体就是一个创新生态,我市致力打造“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创新生态系统。今年,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的到来,为威海创新“生态圈”注入了强劲的“北大力量”。

别看揭牌只有5个月,研究院已在威海扎下“根”来。多名涉海学科的教授专家来到我市进行产业对接调研,北京大学威海博雅讲座第一讲开讲,近百名北大学子来我市进行暑期实习,研究院还与我市润泽公司就海水暂养基地达成了合作意向。

眼下,研究院又在加紧筹备北京大学与我市联合主办的高端国际性会议“威海论坛”。来威海半年,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刘雪萍等工作人员已走遍了50多家企业和园区。她说:“每次我到海边都特别激动,看着那些翻滚的海浪,仿佛能感受到威海创新的浪潮!”

10月12日,“中国科学院—威高研究发展计划”再次签订新的框架协议。签约的主要内容,是中科院与威海携手攻克“卡脖子”技术。“中国科学院—威高研究发展计划”已实施10年,打造了闻名全国的“企业主导、自主选题、协同攻关、市场验收”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该模式使得威高集团包揽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创造经济效益近100亿元。

以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导向,我市近两年引进了山东大学威海工业技术研究院、威海激光与光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威海研究院等一批研究机构。至此,我市拥有新型研发机构50家,全市各类技术创新平台1027家,实现了与国内顶尖大学共建创新平台的突破。

不断优化的创新“生态圈”吸引了不少科技人才落户我市。除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人才政策支持体系外,我市还在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引进上下大气力,此类人才总数位居全省第3位。这与我市试点建设全省首家外国专家驿站有密切关联。

9月20日,20位在威外国专家代表刚在外国专家驿站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节。驿站还为外国人才提供全链条、专业化、打包式服务。2020年以来,进站外国专家共组织实施市级以上外国专家项目41项,解决核心技术难题61个,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103人,目前全市共有外国专家1668人。

【转化:点、面突破拉长发展“坐标轴”】

“1+4+N”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是否成功,检验标准就是能否形成更多创新成果、服务更多项目企业、产生更多社会价值。

到了第四季度,明池玻璃订单依然满满当当。随着明池玻璃与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杰科公司共同突破了商用车前挡压制成型“卡脖子”技术。现在,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原先生产一片玻璃需要1.5分钟,现在压缩到20秒,用工减少了一半以上,企业今年销售额增长近30%。

明池玻璃与吉大威海仿生研究院的产学研合作不是个例。目前,我市已与25家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关系,与18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了“火花”行动、“双走进”活动等产学研对接交流活动,累计邀请专家1000多人次来威与企业洽谈对接,五年促成了600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

如果说“1+4+N”创新平台铺设了科技创新的横坐标,那么机制创新、科技服务则是“纵坐标”。一直以来,我市不断延伸两个“坐标”,助力科技创新工作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提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

今年5月10日,科技部出台文件正式实施重大科研任务“揭榜挂帅”。当月,我市就研究制定《海洋冷链食品加工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揭榜制”研发项目实施方案》。9月初,首个“揭榜挂帅”项目研发成果——鱿鱼加工自动化装备经过调试已正式“上岗”,高效运转。

围绕海洋冷链食品加工行业、钓具行业劳动力匮乏问题和自动化生产需求,我市实施重点行业“机器代人”工程,采用“揭榜挂帅”机制,已解决鱿鱼掏黄、鱿鱼头切组两个关键共性技术问题,节约人工60%,效率提高2倍。30多家市内外企业咨询设备性能,提出订购意向。目前已在海洋冷链食品加工行业和钓具行业实现10个场景应用。

说起新材料产业,不得不提在我市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膜产业。在环翠区羊亭镇,有个拥有28家国内外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中欧水处理及膜技术创新产业园。这个产业园的建成缘起于17年前的一场会议。

自2004年中欧膜技术研究与应用研讨会首次在威海举办,我市便与欧洲膜学会、意大利国家研究理事会膜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外研究机构和高校建立了常态化联系机制,形成了良好的资源集聚效应,累计参会人数3200多人次,促成合作360多项,推动膜技术由交流研讨向研发合作、产业化转化,先后建立了中欧膜技术研究院、中欧水处理及膜技术创新产业园。我市逐步形成了以威高血液净化为代表的生物医药膜制备及材料企业,以浩然特塑为代表的国际先进膜材料生产企业,以格润环保、英卡瑞、德润环保等为代表的水处理膜应用企业等,产值近百亿元。

为给科技创新注入金融活水,我市还打造了服务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链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在全省率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线上办理。截至目前,已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367笔,惠及企业296家,贷款总金额16亿元。

评论

【化“第一方阵”为“第一动力”】

创新,一直是精致威海的显著基因。今年,我市科技创新领域的“高光时刻”不断: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揭牌,首个“国字号”海洋综合试验场落地威海,“中国科学院—威高研究发展计划”实施十年后“续签”……一批大事、喜事的竞相涌现,标志着威海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提升。

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主动融入全国全省创新发展大局,打造“1+4+N”创新平台体系,总体工作走在全省“第一方阵”:我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居全省第4位,创新环境指数居全省第2位,创新绩效指数居全省第4位,创新产出指数居全省第4位,企业创新指数居全省第3位。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十四五”时期,“创新威海”继续挺进——打造区域性创新高地,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如何将“第一方阵”化为“第一动力”尤为关键。总体而言,我们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为方向,以企业为主体,更加精准高效集聚创新要素、人才资源,构建“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的创新生态系统,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以科技创新“第一动力”奋力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争当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排头兵。

要坚定不移夯实科技供给“强支撑”。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供给的核心载体,相当于创新“大树”的盘错根须。3年来,“1+4+N”创新平台体系已将我市创新的大框架拉开,还需按照做实“1”、做强“4”、做活“N”的目标,持续推动“1+4+N”创新平台体系深化提升,更好地发挥创新平台体系融合聚合、产业契合、成果转化作用,全方位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生态,有效推进产业转型、技术进步、效益提高。

要坚定不移增强企业创新“源动力”。虽然我市近3年高新技术企业增幅持续“领跑”全省,但企业创新短板掣肘的问题依然存在。为此,今年我市实施了初创企业“育鹰”计划、新兴产业“金种子”繁育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高新技术企业“登高”工程等梯队培育举措,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还要继续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引导企业冲击新目标,加快膨胀发展壮大。同时,对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建立递增奖补激励机制,打好组建创新联合体等“组合拳”,“撮合”产业链上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协同创新,让企业也成为科技创新的高地。

要坚定不移扭住成果转化“牛鼻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核心就是要重点解决产业“卡脖子”风险。今年以来,我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将“抓好科技创新”作为需要高度关注、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强力推进,形成了“揭榜挂帅”“委托制”“科技副总”等威海经验,为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的转化效益。接下来,我市还要在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变企业发展的“卡脖子清单”为部门服务的“任务清单”,真正打破产业链上存在的技术垄断、行业制约等难关,把产业发展指数作为检验科技创新工作“成色”的标尺。

来源:威海日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